收藏本站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翠柏东路188号兴合商务广场西楼6楼
电话:0571-87117111
传真:0571-87117100
E-mailzj_zszy@163.com
邮编:310012
 

 
行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由关于“在线收废”的一篇报道、一封来信引发的思考

2013-03-01 阅览次数:39次

今年113日上海新民晚报登载了一封关于“在线收废”的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附记。想不到来信指向的尽然是“在线收废”的标杆“新锦华”。读者说的是去年9月慕名进入新锦华网站,拨打了收废热线。可是,遭遇到的却是开始推三阻四不愿上门,后来约定了时间又屡屡爽约。从去年9月到12月过了4个月,这位读者的废旧物资还在家里躺着。读者喟叹而发问:找正规企业收废,为何这么难?

找“在线收废”难,是一家之言,是特例?  上海文汇报记者曾以亲身体验写了一篇《废品回收:“电子商务”pk“小区游击队”》的报道。(详见“上海再生资源2012年第5期)。其中有一段话:快过去10年了,许多市民都表示通过在线收废网站收废品既不便捷也不容易。将这项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依然是游走于小区的“收废游击队”。看来,找“在线收废”难也许不是一家之言,不是特例了。

记的,前几年某日报也发表过一篇关于“在线收废”的报道,其标题是《“在线收废”能否斗败“游击队”?》。溢美之词于字里行间。有意思的是,该报道的末尾留下一道思考题:从创立“在线收废”着手与“游击队”开展“肉搏战”,正规军与“游击队”究竟鹿死谁手?想不到,几年后,上海文汇报记者的言外之音似乎给出了答案,正规军在与“游击队”的PK中败下来了。

我们暂且不探讨文汇报记者所下的关于将回收业务做得“风生水起”的是游走于小区的“收废游击”的结论是不是全面、客观,也不研究构成市民“许多”这个概念的量有多大,是否具有广泛性、代表性。文汇报记者在谈三个vs时提到现象是存在的。问题是,“在线收废”一直被视为是行业之傲,方方面面赞扬有加,受到政府的充分肯定、支持和大力推崇,不久前还被评为上海市的“著名商标”。可是,现在为什么会接连在报刊上看到关于“在线收废”的负面报道呢?这倒是一个很值得寻味和深思的问题。也不免使人感到疑惑不解:“在线收废”,到底怎么啦?

    诚然,废品投售者只要拨通电话或轻点鼠标就能搞定。方便、快捷应该是“在线收废”的最主要的特质,但是不能否认,在目前的市况下,要做到对每一个上线和打入热线电话的废品投售者都兑现“在线收废”所作出的承诺,事实上是有困难的。特别是在建立了一个中心十八个分中心,实现全覆盖以后更是勉为其难了。原因很简单,“在线收废”运行模式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又要受到行业生态环境中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如今“在线收废”在运作中出现的不便、慢和难等问题就是这种局限性和制约因素叠加产生作用的结果。只有看到这一点,重新认识“在线收废”,全面客观地评估“在线收废”,才能理解“在线收废”在社会上引起质疑和不满的原因,继而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重塑“在线收废”品牌的良好形象。

 “在线收废”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废品投售者通过上网和拨打电话与回收站点约定上门收购的时间。它为回收站点上门收购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相对于传统的回收方式有一定的创意,但是不应该将它的作用拔得过高,把它看成是能产生多少亿的销售额、创造多少可观利润的“蓝海”。

也许是搭上了“在线”二字, “在线收废”又被归属于电子商务一类。这样的定位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在线收废”与电子商务尤其是资源类的大宗商品电子商务最大的区别是后者的商户之间是在网上开展交易和在线电子收付,通过网上完成交易的全过程。它既是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也是交易的平台,买卖双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谋面的,电子流代替实物流。它突破了交易的时间和空间的一定限制。真正做到操作容易,过程方便、快捷。而“在线收废”是为废品投售者提供了一个预约上门收购的渠道,也很方便,但是,交易的各个环节如谈价、分档验货、称重、结算付款等还是需要通过回收站点收购人员与投售者双方对面直接接触来完成的。从这个角度看,“在线收废”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废品回收模式。犹如时下实行的看病网上预约不能说成是“在线看病”一样,把“在线收废”理解为“在线预约”上门收购更恰当。也正因为“在线收废”依然要依托实体回收站点,所以其是否便捷,首先取决于回收站点的配置状况和它的生态环境。                   “在线收废”与“收废游击队”PK其实质还是长期存在的实体回收站点与“小区游击队”之间在的竞争。虽然在竞争中,可能正规的回收站点在上门回收这一环的某些地方处于劣势,而“收废游击队”却相当活跃,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认为社区回收是“回收游击队”处于主导地位是有失偏颇的。

厘清了什么是“在线收废”,知道了“在线收废”的便捷是以实体回收站点作为支撑的。所以 “在线收废”实施过程中出现不便、慢和难的问题与一些区域的回收站点的配置是“盲区”就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了。

事实上,“在线收废”是在上海回收站点大量减少,收废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应用而生的。“在线收废”的创立使存留的实体回收站点扩大了回收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由于回收站点缺失而带来的社会售废难的矛盾。在一定的区域内,回收空间越大,做到快捷、方便的难度越大。特别是在回收站点配置空白的区域,当接到要求上门回收的信息,就会碰到谁来承接、愿不愿意承接上门回收废品的业务,以及“在线收废”中心有没有能力来调度分中心等问题。假如这些很现实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兑现“在线收废”向社会作出的承诺。今天,出现了觉得“在线收废”既不便捷,又不容易的异类声音,就是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上述矛盾的结果。

反观“收废游击队”,面广量多,个体的总数或许超过了正规的回收站点。他们不受任何约束,“天马行空”或是游走于大街小巷、镇头村未,或是设摊于弄堂的逼仄,与社区居民相距最多也只有“一碗汤”的距离。走过路过一叫就应上门收购,加上“小区游击队”再搞点什么增值服务,难怪会赢得市民的青睐,这一点“在线收废”是无法与“收废游击队”PK的。这样,让人产生“收废游击队”将此业务做得“风生水起”的感觉就不应感到奇怪了。

虽然,“收废游击队”将业务做得“风生水起”需要有更多更全的数据资料来佐证,不过他们确实很“灵活”,收购废品随叫随到,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点正规的回收站点也是无法复制的。双休日、节假日、工作日的中午、晚上、超出服务范围、量少小宗废品等不上门收购。要求存到够卖20元再下单等等,“在线收废“的条条框框似乎是多了点。这能完全质怪回收站点吗?不能,因为他们实在是被不断增加的经营成本所拖累了。某再生资源回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开车上门回收,一天的人工成本就在400元左右,有时横穿市区到居民家,回收到的只是一个MP3、一部手机,碰到居民不在家或者价钱谈不拢。只能无功而返。不仅如此,不在工作时间出门回收还要支付员工加倍的加班工资,纳税、加金、缴费等回收站点一样都不能少,高昂的经营成本制约了收购价格,削弱了回收站点的市场竞争力。可是”收废游击队“的回收边际成本几乎没有。这就如二人跑步比赛,一个人是背负重重,另一个人是轻装上阵,这是一个等量级的公平pk吗?如果罔顾这些事实,就轻易地认为回收站点的想法和做法是“苛刻要求”,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老大的影子”是“从自身出发,很少考虑市民的实际需求”等等是不公正的。文汇报记者认为在线收废网站要主动调低姿态,要从尊重客户意愿和方便客户角度出发,调整网站的运营模式。这个建议是对的。那么,“在线收废”运行中的成本压力又由谁来释解呢?

回到文首,新锦华感到冤不冤?冤!问题发生在徐汇区怎么要地处长宁区的新锦华来背锅呢?

根据现有的体制,在线收废中心与各个区县的分中心既没有行政隶属的上下级关系,也没有资产的纽带关系,各自分灶吃饭。能够建立起十八个分中心,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供销社系统的行政推动。所以在线收废中心来要调控各个分中心是做不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锦华是代他人受过。

但是,又不冤,谁叫新锦华是在线收废的龙头老大?而且,既然新锦华收废热线接受了客户的电话,双方又确定了上门服务的时间,那就完全具备了合约成立的要件,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要上门将客户的废品收走,否则就是违约,就是失去了商家应有的诚实和信用。发生客户等了4个月始终没人上门的事情它伤害的不仅是客户的感情,也是对在线收废声誉的伤害。同时,也说明“在线收废”要有效运行,不但要有顺畅的信息传输系统,而且还必须建立起反馈监督机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践行“在线收废”作出的各项承诺,取信于民。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2008年由国家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工作委员会组织设计了名为“E365”的回收热线,那时也曾一度被业内认为,再也不用担心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区游击队”了。没想到过了三年这条热线就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一是投售者等待时间长二是没有价格优势,三是回收成本高,最后一点就是市场无序竞争,废品都流向“收废游击队”,由于“正规军”回收量不足。最终导致这条富有创意的回收热线悄然退出了市场。今天,同样存在上述不利因素的“在线收废”会不会重蹈“E365”复辙?

一篇报道,一封来信曝光的是“在线收废”运作中的一些问题,但折射出的却是其背后涉及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健康发展的带有普遍性的一些问题。

第一,既称 “游击队”,那就意味着社会流动回收人员的不是一个小数目。能搞得“风生水起”,说明社会需要它。但这个需要是建立在正规回收站点缺失,现存的又不能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基础上。这就为“收废游击队”提供了生存空间。试想一下,如果有当年健全的三级回收网络体系,又定时定点地组织流动回收车下里弄回收,或者实现了城镇或乡镇按2000户或2500户居民设立一个回收站点的规划,在市民经常活动的区域如商场、超市、办公楼、社区都设立示范回收点,同时又有周全、便捷的服务,那么,“收废游击队”的生存空间就会大大缩小,他们的回收业务还能做的“风生水起”吗?可见,要消除“游击队”与“正规军”争夺市场的不正常的现象。就要切实解决好回收站点配置不足的问题,这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不然,再完整、再先进的回收体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第二,“在线收废”与“回收游击队”的PK,前文已说到它的实质是正规的回收站点与社会上流动回收人员的竞争。这种竞争从法理上讲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回收游击队”无证无照本来就并不具有合法的社会地位,又有什么资格参与社会回收资源的竞争呢?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如果说,社会上不合法的经营搞得“风生水起”,那是行业的悲哀,也是对“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法规的亵渎。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上出现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怪现象,正是由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作为纵容的结果。对于社会存在 “收废游击队”的这个回收行业的特殊现象,不能只知道“存在是合理”的一面,而忽视了它可能对社会产生危害的一面。殊不知,“收废游击队”做得“风生水起”,大量废品资源聚集到了他们手里,并不是一件好事。社会是要付出代价的。就是那位赞许“收废游击队”做得好的文汇报记者也坦承,“收废游击队”在废品处置链上留下说不清道不明的漏洞,有可能对环境保护和消费者利益造成危害。所以,要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就不能不高度重视开展对社会上存在的“收废游击队”的治理工作,这也是政府提出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要走法制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实,对社会上的“收废游击队”应该加强治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如今好了,上海市政府下发的有关法规中已就加强对“收废游击队”管理问题作了明确的要求,有的区也已开展了这方面的试点。能不能以点带面,实现全覆盖,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再生资源回收秩序,人们将拭目以待。

第三,“在线收废”在运行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对于多种回收模式来讲也许是一种特殊,但回收企业负担重特别是税负之重影响了服务质量,削弱了回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在回收行业却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不是需要给回收企业减负,这就不必赘说了。重要的是在指出企业在回收经营中出现与社会要求相背的问题时,要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们热切地希望媒体记者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时,能到回收站点第一线听听他们的呼声,看看他们的经营环境。在帮助和监督回收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能就减轻回收企业税收负担方面的问题向有关方面呼吁。 毕竟“无冕之王”发出的声音要比小小企业和“草民”大的多啊。

第四,“在线收废”存在的问题被非议可以有多种原因和理由来解释,但决不能文过饰非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在自身的素质和员工职业操守上出了问题。否则,怎么会出现记者一次投售需下三次单,从注册账户到见到回收人员差不多耗费近一周时间,某读者等了40天也见不到有回收人员上门回收的这样很不正常的情况呢?见到 “回收游击队”将回收经营做得“风生水起”,回收站点也不必怨天尤人,不服气,更不要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取谛“游击队”,期盼通过外力的作用来提高企业在回收市场的占用率。相反的,唯有自省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练好内功才是正道。

可以肯定,文汇报记者的报道和读者的来信所提到的问题并不是行业的主流,但对于正在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这一行的每一个企业却要从一篇报道,一封信中受到警示和启迪。从他们的言辞中也能领悟到怎么样的回收企业社会是欢迎的。比如,在回收的理念上是唯利是瞻还是以投售者利益为重;在回收的价格上是实价、公道还是压价、欺诈;在收购的计量上是称准量足还是“毛估估”或短斤缺两;在废品的分档上是准确规范还是弄虚作假;在服务上是和气、乐意增值服务还是粗暴、斤斤计较等等,无不都是对回收企业的素质和员工职业道德的检验。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行业的高度的自律,没有企业很强的软实力,正规的回收站点要完胜“收废游击队”是不可能的。

正当本稿要发送时,新民晚报上又刊登了一篇报道《大部分电子垃圾流向“回收游击队”》。“收废游击队”的能量真不可低估,放任让大量的“回收游击队”在社会上存在,其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决不可小觑。透过大部分电子垃圾流向“回收游击队”的现象,说明对“回收游击队”的整治更显必要了。如何整治?收编“游击队”难度有多大?这是需要做好的一篇大文章了。

 

来源:上海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浙江省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Zhejiang Resource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翠柏东路188号兴合商务广场西楼6楼 电话:0571-87117111 邮编:310012 传真:0571-87117100
浙ICP备07019166号 网页设计:美高科技